深耕德育沃土,方能收获成长硕果!天行初中部班主任孙芊老师始终扎实投入德育工作,在持续学习、深度分享与自我提升中厚积薄发,凭借扎实的德育实践能力与创新思路,荣获南昌市第九届“引航杯”德育竞赛一等奖,为所有深耕德育的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优秀榜样!
班主任是班集体正常运转的重要角色,更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引导者和陪伴者。对于天行这所寄宿型学校而言,班主任的“陪伴者” 角色更显关键 —— 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更需兼顾生活照料与心灵关怀。
正是基于对班主任育人职责的深刻认知,8月22日,天行初中部第三届班主任德育论坛圆满落幕。为期三天的沉浸式研修,集理念引领、实践分享、团队建设与能力测评于一体,既是一次专业成长的集中“充电”,也是一场育人初心的深度回望,为新学期的德育工作注入了坚实动能。
01
经验共享:把“方法”打磨成“钥匙”
论坛伊始,初中部德育副校长胡雅芬作开场致辞,她指出:“校园德育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守护学生成长的隐形翅膀。从日常规范到活动育人,从工具运用到后勤保障,处处藏着对青春的滋养。”
为让德育经验真正落地可学,本次论坛聚焦“常规管理、工具赋能、年级统筹、后勤保障、活动育人”五大模块,由一线骨干教师系统分享实操经验,全面呈现初中德育的顶层设计与落地路径。
在常规管理板块,龚力老师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切入,详细介绍了校服与仪容仪表管理、值周生制度升级及体育大课间实施策略。其中,统一着装与规范仪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朴素审美;值周班全程在岗、班主任陪岗监督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落实;而每日固定时段的大课间锻炼,不仅助力学生提升身体素质,更在潜移默化中锤炼了守时、协作与纪律品格。
紧接着,万晨禹老师从德育工具创新角度,分享了“班务日志本”“家校联系本” 与 “交心本”的联动应用。三本工具各有侧重:“班务日志本” 成为班级管理的 “信息雷达”,实时记录班级动态;“家校联系本” 搭建起家校共育的 “情感桥梁”,实现教育同频;“交心本” 则化身学生心理支持的 “心灵树洞”,及时疏导情绪困惑,真正实现了管理精细化、沟通结构化、育人隐性化。
针对年级德育统筹,张鑫老师提出“行崽成长法典” 与 “三年战略地图” 的创新思路。“成长法典” 明确了学生从晨起 6:45 到晚间 21:20 归寝的一日生活规范,让日常管理有章可循;“三年战略地图” 则根据学段特点分层设计 —— 初一聚焦习惯养成、初二侧重能力提升、初三瞄准目标冲刺,育人路径清晰明确。同时,通过班委自主管理与家委协同参与的 “双轮驱动” 模式,实现了班级自治与家校共治的有机融合。
后勤保障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撑,郑姜老师在分享中强调“细节即教育”。在宿舍管理中,严格落实 “墙面清空、地面整洁、安静就寝” 等标准,为学生打造安全温馨的 “第二个家”;报修与采购流程的高效透明,搭配公物损坏追责机制,既保障了校园生活有序运转,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规则观念。
最后,孙芊老师系统梳理了德育活动的育人逻辑。从新生入学时的“成长地图” 引导,到各类主题活动的精准策划,每一场活动都围绕 “明确目标、精细流程、深层价值” 三大核心设计,真正实现 “活动即育人”。这些实践让 “学习好、身体棒、视野广、审美高、社交强” 的 “天行行崽” 自画像,从理念逐步走向现实。
02
以测促学,以练促行
为检验学习成效,论坛设置了班主任德育能力测试环节。试题涵盖德育理念、管理策略、应急处理等内容,既是对前期培训的系统回顾,也为后续工作提供改进方向,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
测试之余,一场别开生面的漂流团建活动让班主任们在激流中并肩协作、共渡难关。这场充满挑战的“破冰之旅”,不仅释放了压力,更增进了团队信任,凝聚了“共进退、同担当”的集体精神,为新学期班级管理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培训的结尾,黄荣胜校长做总结发言。他深情寄语全体班主任:“我们要把初中生当人看,他们可以考得更好;要让更多人相信:全面发展的初中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在和未来。” 他进一步强调,从日常规范到成长引导,从家校沟通到后勤保障,天行的每一项德育工作,都嵌入着 “学习好、身体棒、视野广、审美品位高、社交能力强” 的学生成长画像。“让每一份用心,都成为同学们应对挑战、拥抱未来的底气。”
三天的研修虽已结束,但育人的脚步永不停歇。那些被点亮的理念、被沉淀的方法、被唤醒的初心,将成为班主任们新学年的“能量包”与“工具箱”。
此刻,你最想分享的论坛收获是什么呢?
版权所有:天行创世纪学校 邮箱号:teensen.admission@txyzedu.com 技术支持:
赣公网安备36010502000078号 网站备案:赣ICP备200092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