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行小学部二(3)班的陈佳铭同学在2025年江西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女子儿童组刀术项目中摘得桂冠的消息传回天行时,老师们既欣喜不已,又心头一酸——那是为她终于站上领奖台的由衷喜悦,也是对她一路挥汗如雨、咬牙坚持的心疼。这份欣慰,与其说是意外的惊喜,不如说是一种“她本就该走到这里”的笃定与感动。
这块金牌背后,大家见证了一个八岁孩子,在学校、家庭和自身努力的合力托举下,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向她的热爱。
陈佳铭的冠军之路,没有捷径。
整个暑假,她从早八练到晚八,日复一日。别的孩子还在睡觉,她早已出门练功;别的小朋友外出旅游,她扎起马步,在训练场上一遍遍练习;别的孩子和家人围坐看电视时,她仍在打磨动作细节。汗水浸透了练功服,可她从未喊过一声累。班主任胡婕老师总说的那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了她坚持的力量。
01
学业与热爱,从不是单选题
在天行,热爱从不以牺牲学业为代价。
训练时间与上课时间难免“打架”。每周二、周五下午,陈佳铭需要离校集训。这看似简单的“请假”背后,是一连串细微却踏实的安排。
因为请假落下的主课,语数英老师都会主动用课后时间给她补上。胡老师则化身“时间协调员”。每次训练前,胡老师总会特意提醒她当晚的作业是什么,不忘叮嘱一句:“佳铭,晚饭后抓紧点时间做哦。”这句寻常的叮嘱渐渐内化为她的习惯。赛后返程途中,她催着妈妈:“妈妈,开快点,我要回家写作业!”
02
每个角落,都是绽放的舞台
天行从不刻意打造“明星”,却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
“她是全能型的天行女侠,学习、运动、舞蹈、演讲、画画样样出色。”陈佳铭习武时那股专注和飒爽,被胡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更让胡老师感动的是她一次次毛遂自荐:“胡老师,我想上台主持;我想上台表演武术!”于是,在班级活动、晨会表演中,胡老师为她创造机会,比如《黑猫警长》表演中融入的武术动作,就是佳铭自己琢磨着编的。
杨芳校长每次在校园里遇见她,总是笑着喊一声:“我们的女侠来啦!” 这声亲切的招呼,是认可,也是鼓励。开放日上,陈佳铭一气呵成地展示了武术操,短短两分钟惊艳全场,那一刻,不是她在展示,而是学校在说:“看,这就是我们天行的孩子,多棒。”
武术,悄然从最初家长安排的“强身健体”任务,蜕变成为她引以为傲的热爱。
03
成长的方程式:严格训练+温柔关怀
支持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
佳铭不仅爱武术,也爱跳舞。有时舞蹈排练紧,胡老师看在眼里,她中午不休息,下午一有空就奔向排练室,小小的身体里装着两个梦想。胡老师心疼,却不说破,下午武术训练前,如果离下一项活动还有点时间,胡老师总会说:“佳铭,去寝室躺一会儿吧。”寝室里那张安静的小床,成了那个努力的小身体恢复精力的“能量补给站”。
04
变化,藏在那些被遗忘的药箱和自信的笑容里
刚入学时,佳铭的书包里有个小小的医药箱,装满碘酒和药膏,如今已落满灰尘。武术训练、天行清新的空气,让她的体质悄然改变。
武术磨砺出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性。佳铭在课堂上坐姿端正,发言积极;和同学相处,她热情大方,情绪稳定。这份由内而外的韧劲和从容,让她赢得了班里同学们的由衷佩服,成了女生们心中的一面“小旗帜”。更可贵的是,她的认真和那股精气神,像微风细雨,悄然带动了班上其他女同学,大家的武术动作都做得更带劲、更有模样了。榜样的力量,就在这日常的浸润中自然发生。
谁能想到,现在这个在寝室里催着爸妈“快走快走,别影响我”的独立女孩,当初也是那个想家想得偷偷掉眼泪的孩子呢?胡婕老师晚上坐在和她聊天,杨校不经意间走进寝室的亲切探望,老师们点点滴滴的关心,像温暖的溪流,慢慢抚平了那份初离家的不安。她在学校找到了快乐和归属感,爱上了天行这个大家庭。
陈佳铭的金牌,是她用无数的汗水换来的。而这汗水的背后,是天行那些再平常不过的日子:是老师课后主动补课的身影,是班主任一遍遍轻声的全方面的提醒,是活动里留给她的一段展示,是校长一声亲切的“女侠”,是训练后寝室里一张可以休息的小床......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细水长流的守护。天行相信,教育的温度,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日常里——看见每个孩子的独特,尊重他们的选择,在他们追寻热爱的路上,默默搭一把手。
女侠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份温暖的支持,也会一直默默相随。
版权所有:天行创世纪学校 邮箱号:teensen.admission@txyzedu.com 技术支持:
赣公网安备36010502000078号 网站备案:赣ICP备20009220号-1